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声音
申少君:完善我国职业资格制度 切实推进“双证书”制度
作者:申少君 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中心主任 出自: 发布时间:2013-06-14
  

        从国际经验看,职业资格制度是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大力推进职业资格工作。当前,关键是要完善我国职业资格制度,切实推进“双证书”制度。
        一、职业资格制度总体上讲有利于就业和再就业
职业资格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或社会组织科学评价、选拔、配置人才资源的一项基本制度,在西方国家的工业化和信息化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是在英国等英联邦国家,还是在日本、韩国等东方市场经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已经成为人们就业、再就业、职业晋升的必要条件,并且成为人们职业身份地位的象征,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尊重。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职业资格制度以来,我国职业资格制度有序发展,已经成为科学评价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我国职业资格制度起步发展才20年时间,与西方国家职业资格制度上百年的历史比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实施过程中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仅需要加强对职业及其标准、胜任力特征、评价模式等基础研究,而且需要在此基础上做好职业资格制度的顶层设计,理顺管理体制和机制。
        当前,特别要加强对职业资格制度的宣传,让人们正确认识职业资格制度的功能定位和作用。不是所有职业资格都提高了就业门槛限制了人们的就业,而只是在关系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职业依法建立了行政许可类的职业资格制度,需要通过考试和定期注册才能从事该职业,这是国际惯例也是必须的。这些行政许可类的职业资格制度在整个职业资格制度体系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大量的一般职业,建立的都是非行政许可类即信誉类的职业资格制度,没有资格证书也可就业,只是企业等用人单位更希望用那些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因为职业资格证书证明了他接受了良好的职业教育,达到了该职业的标准,具备做好该职业的知识和能力,更能把工作做好。
        二、借鉴国际经验做好我国职业资格制度顶层设计
        一项好的制度关键在于好的顶层设计,好的顶层设计要执行好,关键要有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目前,我国职业资格制度不仅自身体系不健全,把职业生硬地划分为通用职业和行业特有职业,分别由劳动部门和其他行业管理部门各自组织实施,把职业划分为专业技术职业和技能职业,采取完全不同的评价模式,而且职业资格制度体系是个孤岛,没能与国家的学历、文凭资格很好的相衔接。这既影响了职业资格制度的顺利推进,也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
        英国、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都建立了职业证书与学历文凭等其他证书的对接方案,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可以通过培训学习,进入该国的学历文凭学习体系,从而获得学历、学位。实现了学历教育、职业教育、职业资格制度三者之间的相互对应和转换。日本也建立了与终身教育接轨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体系。
        建议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成立国家职业资格管理委员会,由人社、教育、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和专家组成,负责包括国家职业资格制度在内的资格体系顶层设计。国家职业资格管理委员会下设行业管理委员会,负责该行业的职业划分、职业标准制定、职业资格制度建设和指导实施工作。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熟悉职业的优势,让职业资格证书更科学地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更鲜明地突出职业特点,更有力地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三、切实推进职业院校学生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双证书”制度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强调,要增强学生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从德国“双元制”、英国NVQ(国家职业资格)、澳大利亚AQF(学历资格体制)等经验看,实施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双证书”制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建议教育部将这一基本制度纳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并采取与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发文等形式,共同推进职业院校学生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双证书”制度。同时建议采取有效措施,鼓励职业院校积极参与到职业资格工作中,支持职业院校开展职业研究、建立职业资格考试考点和技能鉴定站,吸纳职业院校的专家参与职业资格制度设计、职业开发、职业标准制定、职业资格考试命题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