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燕,女,1973年10月出生,1999年6月河北师范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毕业,中学音乐高级教师。从教20年始终坚持工作在教学一线,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认真钻研职业教育理论,熟悉职业教育规律,热爱职教事业。当学校及时调整办学思路、开发新专业的时候,学校急缺礼仪师资,孙老师勇于承担第二专业的课程研究与教学。从一九九七年开始改教礼仪课,至今已经十七年。在十七年的礼仪课教学中,兢兢业业、乐于奉献,对学校的礼仪教育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新课程开发、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在积极承担教学工作的同时,还担任了学校德育处副主任,主抓学生管理工作、担任科研处处长,主管教科研管理等工作。先后获得“张家口市优秀德育工作者”、“张家口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河北省文明礼仪教育先进工作者”、“河北省中小学文明礼仪一级骨干教师”、“张家口市礼仪名师”、“张家口市有影响的教学名师”、“河北省骨干教师”、“河北省名师”等荣誉称号。
一、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该同志严于律己,团结同志,爱生如子。担任礼仪教学工作,积极、刻苦,收集和整理了大量的授课资料,从无都有、从有到精,不断丰富课堂讲授内容,备课充分,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质量高,多次被评为学生最满意教师。2001年,学校开设航空乘务专业,又潜心研究专业礼仪的教学,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学生的就业层次、就业稳定率逐年提高。毕业生以靓丽的形象、优雅的举止、得体的言谈,专业的姿态赢得了单位领导及客人的认可和好评。航空乘务与安检专业已向深圳、厦门、海南、北京新华等五大航空公司,以及首都国际机场、海口美兰机场等17家国内知名民航企业输送了2700多名高素质专业人才;100多名学生踏上“陆地航班”动车组,成为动车乘务员、乘务长;900余名学生成为北京地铁、北京天安门、人民大会堂、国家大剧院、毛主席纪念堂、北京火车站等重要公共场所安检员;其他毕业生分布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宾馆、北京万寿庄宾馆、香格里拉大饭店,以及市内各大旅行社、中国移动、电信市内分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现代服务专业礼仪队的学生多次应邀承担省、市政府举办的环京津渤海地区经贸洽谈会、两岸同胞共祭祖、崇礼国际滑雪节等高层大型会议、活动的礼仪服务工作,同学们以靓丽的形象、高品质的服务展示了快速发展的河北省、张家口市和谐、文明、开放的良好形象,为地方经济建设、宣传本地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成为了城市的青春名片。
二、推广教学成果,扩大教育范围
2003年,依托现代服务专业开设礼仪课的成功经验,学校的礼仪教育已从现代服务专业延伸至全校各专业。带一支过硬的、高素质的礼仪师资队伍迫在眉睫,
在张家口市教育局的支持下,在全市范围内成功的进行了“礼仪示范课”的展示;在全市教学工作表彰会上发言;担任全市“礼仪教学中心教研室主任”,为全市兄弟学校的礼仪教师撰写的教学设计进行点评;定期召开礼仪教研活动,交流教学经验,开展了教学“比、拼、跑”活动;在2010年首届张家口市中等职业学校礼仪技能大赛中,全面负责大赛筹备的工作,并担任大赛评委。大赛获得圆满成功,推动了全市礼仪教育水平的提升。
三、学生礼仪服务立足学校、引领全市、面向全省、服务全国
孙海燕同志负责组织牵头的礼仪队,已经成为张家口市的一支名牌服务队。市级、省级,甚至国家级的会议在我市召开,都有学校礼仪服务人员的身影,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特别值得骄傲的是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
四、走科研路、打质量牌,以点带面,拉动课改进程
学校作为全国首批示范性建设学校,历时两年,启动了重点建设项目和专项建设工作。孙老师在示范校建设工作中承担着一级项目负责人的重任,主要负责就业德育建设的工作。在如何提高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开展研究和建设工作。两年来,整理回顾了学校成功的教育经验,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最终形成了学校“十大德育品牌活动”:升旗仪式、阳光体育、新生军训、礼仪教育、技能大赛、学风竞赛、艺术节、成人仪式、校园好声音、“三个一百”学生素养教育。最终以成果集的形式顺利通过了国家级验收,为我校在全国首批示范校验收中获得第一名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2年10月在全国十二五重点科研课题:《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中的子课题:《校园文明礼仪教育与提高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实践研究》中,担任主持人,研究成果最终获得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个人撰写的论文《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生命燃烧的过程》,获得河北省职业教育学会优秀论文评比三等奖,并于2006年7月在全国核心期刊《教育技术资讯》上发表。2013年5月参与建设的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现代服务专业核心课程《现代服务专业岗位礼仪》,被河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评为三等奖。2013年5月参与建设的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学前教育专业《弹唱》校本教材的研发,顺利结题。以上两本教材已经在专业班中推广使用。
2013年初,学校管理部门进行调整,调任学校科研处工作,负责全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一年的教科研管理工作,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师德建设、教学评估、课堂改革工作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地改革和创新。在一年的教科研管理工作中,加强了校本培训,增加了培训内容,分别就师德修养、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课件等内容进行了主题培训。年内,全校共有国家级获奖1项2人;省级获奖7项58人;市级获奖2项27人;各级各类培训22项,共744人参加。现在全校掀起了抓教学、搞教研之风,牢固树立起了“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创新强校”的理念,教科研工作迈上了新的征程。
五、服务地方经济,为山城建设做贡献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在中职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就必须需要优秀教师的探索、钻研与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