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员,本科、教授、高级工程师、无线电调试高级工。曾任职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唐山陶瓷研究院,现任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工程系任书记、主任。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省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唐山骨质瓷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唐山市电动汽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动车组技术专业带头人,兼任唐山普林亿威等3家企业的技术顾问。
一、教育教学素养
1.积极承担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管理模式。16年来始终坚持教学一线,每学年授课达300学时以上。此外积极承担教学和学生管理等工作,创造性的实施了“三线三点两融合”学生管理模式,开展辅导员提速工程、教师争当“名师”和学生争当“学习标兵”等活动,使教师、学生思想稳定,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工作氛围。先后获“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
“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自动化系党总支获学院优秀党总支。
2. 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探索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与唐山轨道客车等40余家企业合作,成立了由企业专家、专业教师等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主持制订了《自动化工程系专业建设委员会组成与工作办法实施方案》等5个实施性方案,规范了校企合作等运行机制。组织教师和企业专家分析行业发展动态、进行人才需求调研,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并将新内容纳入专业调整之中。
3.实施工学交替、订单培养,构建多形式人才培养模式。遵循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主持构建了“以做为起点的产教对接”人才培养模式,在动车组技术专业创设真实和仿真的动车职场课堂,实施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体现“做中学、学中做”,实现“校企融合、产教融入、双证融通”。
与唐山三友化纤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开设了“订单班”,并在企业建立了“学习岛”。该项目作为教育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交流会暨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四周年成果展示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图文展项目,得到专家的认可。
在直通车学生中构建了职业教育“立交桥”,以“先成人,再成才”理念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直通对接”模式,避免中职与高职课程重复。此改革得到了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的高度赞扬,认为“高职教育就应该这样办”。
4. 构建一体化项目课程为主的专业课程体系。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了“以岗位任职要求为依据,以企业真实的产品、任务为载体”的项目课程体系,将前沿知识和技能贯穿教学内容之中。实施“双证书”教育,拓宽就业渠道,双证书获取率始终在90%以上。
5.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为主线,实施“教学做一体”的教学组织形式。带领企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设计学习任务,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模板,以完整工作过程为主线,发挥校内实践基地资源优势,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学会工作能力。
6.建立“工学结合”实习场所,实现产教结合。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创建真实的岗位和企业文化,实施“7s” “看板”管理,同时将企业的项目、生产任务引入基地,边生产、边教学。3年来为唐山陶瓷机械厂加工电气控制柜80余套,为唐山世洁环保等3家企业设计、加工、安装和调试了自动化控制系统。
7. 建立第三方评价制度,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组织实施了将学生的工作态度与表现、互助协作与创新等因素纳入考核标准的第三方评价标准,建立行业专家、学生、教师参与的多元考核机制,聘请企业“外考官”,参与职业技能和素养考核与评价。并结合麦可思公司对企业和毕业生的质量跟踪评价,整改人才培养方案。
二、教学效果与业绩
1. 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坚持因材施教、多种教学方法并举。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将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内容的理解,总结出方便记忆和应用的规律,传授给学生;采用仿真、行动导向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总结能力。一体化教学以真实工作过程为项目,以学生为主线,教师适时指导为原则,分层次教学,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每年教学评价均为优秀,先后获省教学名师、唐山市职业教育先进教师、获唐山市优秀教师、“河北省师德先进个人”称号。曾被唐山市政府授予“唐山市二等功”“唐山市三等功”和7次“唐山市教育系统嘉奖”。
2.坚持理论、实践并重,指导教师、学生参赛。近年来先后讲授过大学物理、电工基础等理论课程,电子技术基础、电子CAD、智能控制电路项目实践等一体化课程,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程。在教学和课程开发等方面指导牛彩雯等多名研究生,帮助他们顺利地渡过教学关;指导常燕臣等教师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一等奖;指导钱宏伟等教师参加省辅导员风采展示大赛获三等奖,指导学生参赛获国家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3.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段,开发课程资源。在课程教学中制作了大量的电子课件和多媒体视频,且上网,主持的《模拟电子技术》为院级精品课程,《智能控制电路项目实践》为省级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与《单片机应用技术》教材同时出版了电子课件。
三、企业经历、专业实践能力
具有12年从事科研开发和技术服务的企业工作经历,高级工程师职称、无线电调试高级工。兼任唐山普林亿威公司和唐山市佳安视控公司技术总监、唐山威远商贸公司技术顾问。合作研发了《现场总线检测系统CAN控制单元设计》等4个项目。为企业技术服务3项,成立了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线调试兴趣小组,组织“系希望杯电气设计大赛”4届,指导和组织教师、学生参赛获全国一、二、三等奖,省、市一等奖。
四、注重教、科研开发,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1.开展教研、教改,提高职教水平。超额完成学院规定的教学工作量,积极参加教科研、学术研究与交流活动。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校企一体”的高职教育集团办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通过全国验收,获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河北省第十二届优秀教学研究、教学实验成果”一等奖、“第十二届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高职教育的师资、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报告》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数控实训基地建设》唐山市教学成果三等奖;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资助重点课题《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探索》课题通过河北省验收;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课题通过河北省验收;《智能控制电路项目实践》课程获省级精品课程,是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名师和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
2.开发科研项目,提高服务社会能力。《锆刚玉磨球》科研项目通过了省级鉴定,《研制“金安系列”仿骨瓷,抢占日本市场》新产品开发项目获河北省优秀质量成果奖,《稳定窑火,解决隧道窑烟熏》和《研制仿型匣钵,取代进口产品,降低生产成本》项目获河北省优秀质量管理成果奖。申报了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纳米技术在骨质艺术瓷上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Z2012116)和“电动汽车用永磁无刷直流轮毂电机的研制”(项目编号ZD20132015),建设了“河北省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唐山骨质瓷技术研发中心”。
3.撰写专业论文,总结建设成果。《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性能预测研究》等4篇独著专业论文发表于国家中文核心期刊;《探寻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的途径》等8篇发表于省级刊物,《数控大赛给我院数控专业建设带来的启示》论文获国家级会议优秀奖。
4.编写高职教材,体现建设成果。作为副主编编写了《单片机应用技术》、《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机械出版社出版;参编了《数控加工中心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
五、社会服务与社会声誉
1.开展技术服务,赢得企业欢迎。承担唐山世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技术服务和横向课题,解决技术难题,为唐山峰拓电子研发了《现场总线检测系统CAN控制单元设计》等2个项目,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带领教师和学生为企业设计安装自动控制系统,校企共建了“唐山市电动汽车重点实验室”,已改装“电动教练车”4部,节省能源开支95%。
2.提升实训基地服务社会功能,赢得社会认可。主持建成了“数控技术”、“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农民工”3个国家级实训基地,开展了“河北省职工创新创造成果展”等20余项服务。主持承办了“首届国家数控大赛河北赛区比赛”“河北省青年技能大赛”等40余次,为唐山市劳动局、三友化纤等几十家单位进行技能、高级人才等培训30余次,赢得高度赞扬。引进企业科研项目和生产任务12项。使电气自动化系技术专业建设始终保持领先水平,2009年获得河北省示范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