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教师奖

罗 维 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教师

出自:评审委员会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4-05-05




罗维,男,中共党员,高级讲师,197212月生人,1992年参加工作,现任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信息系主任,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科带头人,全国及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比赛计算机项目评委,天津市教委计算机专业教研中心组组长,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计算机项目天津代表队领队及指导教师。多年来,他潜心进行专业建设改革和课程体系创新,取得显著成果。2010年,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被评为天津市骨干专业;2011年,该专业成为首批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罗维老师带领专业教师圆满完成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校本教材开发、课程教学资源整合等多项建设任务,有效提高了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形成的建设方案和课题案例在校内和二批建设校中成为典型和示范。

22年的一线职业教育实践的积淀和对职业教育的无限忠诚,使他不仅积累了深厚的信息技术专业理论及教学管理经验,也成就了他在天津职教领域具有的带动力和影响力。

一、长期坚守教学一线,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科研能力

1.坚持学习,以职业教育前沿理论引领专业发展

从教以来,罗维老师始终坚持将自身成长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以为国家培育优质应用型专业技能人才为己任,不断充实自身职业教育理论,引领专业发展。

2005年,作为全国工学结合试点校代表,罗维老师参加了全国职业教育会议,以特色鲜明的实训基地建设成果展示为与会专家留下深刻印象;2006年,他作为天津市骨干教师代表,赴加拿大参加计算机专业教学培训,汲取加拿大教育制度和CBE教学模式精华,并在学校的专业教学领域进行探索实践;2008年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网络专业培训,取得HCNE网络工程师证书;20132月,代表学校骨干示范校建设团队赴新加坡参加NYP办学理念与教学管理研修班。丰富的学习与培训经历,极大地丰富了他的职业教育理论积淀,使罗维老师在专业教学与教科研成果开发中表现得游刃有余,同时,职教眼界的不断开阔,也促成他在专业建设上的引领作用。

2.注重钻研,以丰硕教研成果体现专业素养

作为天津市职教中心计算机专业教研组组长,罗维老师承担着市级教研活动的组织工作,也多次参与市级信息化教学大赛、说课比赛、文明风采大赛和技能大赛评委工作,2009年至2013年,连续五年担任天津市中职校技能大赛计算机应用技术技能比赛负责人。在组织和参与过程中,他不断积累专业教学改革经验,提升个人的专业教学与科研素养,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和教科研成果。

2006年、2007年,两次参加全国商科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研讨会,提交的专业教学课件、论文均获得一等奖

2007年,指导学生王旭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投影片项目获得一等奖,创造了天津中职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的最好成绩;2008年,指导学生王学文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企业网搭建项目获得二等奖,他本人也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2007年、2009年,两篇专业教学论文被国家级刊物收录并刊发;

2011年,课件《外存储器-硬盘》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优秀多媒体课件评选中荣获二等奖,并被收录至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平台;同年参加《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项目,被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精品课资源建设课题组评为项目专家,参与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精品课资源建设和质量审核。

2012年,论文《虚拟机软件在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教学应用与实践》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商科专业委员会论文评比中获三等奖。

2010年、2012年、2013年,指导3名专业教师参与市级及国家级信息化教学比赛,取得市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国家级二等奖2项。

20092013年,罗维组织专业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教材的研究编写工作,先后主编并公开出版教材3本。

3.勇于实践,以示范校项目建设彰显专业示范

作为学校信息系主任和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科带头人,在两年的国家级示范校建设中,他带领工作团队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岗位对接为引领的“岗位引领、项目植入、技能接轨”人才培养模式和“三段一线”课程体系,助推教学关键领域改革;着力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与整合,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参与资源共建共享项目,打造了本专业具有“五精三效三结合”特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重点加快师资队伍培养和建设进程,以学校师资四级梯队培养思路为引领,提高教师的职业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两年内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4名,专任教师双师率达到100%;持续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助推实训能力提升,两年内新建和改建信息技术专业群实训室7个,在校内建成集实训教学、拓展训练、技能鉴定、对外服务多功能于一体的职业技能训练中心,保障了实训教学的有序顺利开展,充分满足了专业群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20139月,国家级骨干示范校省级专家组进校验收,对计算机应用专业项目建设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二、努力拓展与企业合作平台,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育人模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罗维老师担任信息系主任以来,不断拓展与企业的合作领域,至2014年初,信息系已经与天津及环渤海地区20余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8家企业成为信息系校外实训基地,为切实完善工学结合育人机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他积极探索校企融合新途径,与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室——星光平面设计工作室,既解决了企业场地和生产设备不足的问题,也解决了学校实习实训基地不足、实训指导教师匮乏等问题,工作室成员积极参与校园文化设计与规划,负责指导本专业学生兴趣课堂训练和技能大赛训练指导工作,实现了校企设备、技术、人员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及校企合作由企业投入为主向教产研一体化合作模式的转变。

罗维老师高度配合学校对外专业培训工作,依托学校培训中心与现有实训场地和师资条件,为海尔集团、一商集团等大型企业提供培训服务,近三年来,培训量逾500人次 3000课时;在与一商电子商务公司合作中,组织专业教师为公司制作宣传片1部,参与完成该公司化工交易平台的测试工作,充分发挥专业服务社会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培养职教人才,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

罗维老师多年来一直担任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计算机项目天津代表队领队及指导教师,其间培养选拔了多名优秀指导教师——天津电子计算机中等职业学校孙政老师和天津中华职专商捷老师,他们先后在国赛课件制作比赛中获全国二等奖;此后在罗维老师的推荐下,商捷老师还担任2008年至2013年的全国大赛动画片制作、数字影音制作与处理、工业产品(CAD)设计等项目教练,为天津市赢得了多个一等奖项。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罗维老师非常关心青年教师成长, 2009年至2013年全国比赛选拔其间,他先后向市技能训练队输送5名优秀指导教师,进一步扩大了我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影响力,罗维老师本人也在我市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研中赢得广泛声誉。

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态,职业教育承担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责任,培养适应产业、服务社会的技能型人才是每一位职教工作者肩负的使命和责任。近年来,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对职教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更激发了教师投身职业教育的热情,促使职业教育教师不断增强自身职业教育理论修养和专业建设能力,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和热情投入工作,为国家职业教育事业贡献毕生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