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中力同志现任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与材料学院副院长、数控技术专业带头人,负责专业建设和教学等工作。他能够认真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忠诚于职业教育事业,恪守职业道德,严以律己,为人师表,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一、专业技术工作及专业建设成果
杨中力同志有14年的企业工作经历。在天津拖拉机制造厂期间,负责分厂内数控设备的调试、维修等技术及管理工作,1995年参加了夏利变速箱生产线英国桥堡公司15台进口加工中心(分别配备fanuc系统、DX32系统、HEIDENHAIN系统)的培训、验收、安装调试,以及设备的维修和维护工作;并完成对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及调整的培训,为了减少生产线数控机床加工零件调试辅助时间,对数控系统与计算机的通讯技术进行攻关,实现了加工中心与计算机进行数控加工程序的传输,降低了程序的录入时间,保证了程序的准确性。期间获得公司级优秀工程技术人员的嘉奖。
在珀金斯动力(天津)有限公司期间,任CNC工程师,负责合资公司内数控设备的电气技术工作,多次排除设备的疑难故障(如:申克曲轴定心机系统不显示、兰迪斯数控磨床系统恢复、数控枪钻不能返参等故障);参与了四条发动机生产线的设备预验收及验收、维修技术培训工作;对两台德国HECKET加工中心进行技术攻关,杨中力负责电气技术、操作人员培训工作,在没有外方帮助的情况下,圆满完成攻关项目,获得了世行项目指挥部的嘉奖。
在中诺机械有限公司任总工程师期间,主持公司内数控机床改造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亲自实施公司承担的数控机床的维修业务,完成多台数控机床的疑难故障的修理,如某企业大型加工中心液压及主轴冷却故障,数控枪钻X轴过载,进口数控铣床光栅尺故障等。完成多台进口数控车、加工中心的改造。
杨中力同志2002年调入学院机械工程系,当年主持申报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工作,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负责实训室的管理、建设。2005年我校参与的国家教育部天津市职业教育区域综合性实训基地作中,负责数控维修及数控技术两大专业的实验实训设备技术选型、设备的安装调试等工作。在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负责数控专业技术组群的建设方案和建设任务书的制定工作,负责数控技术专业组群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该专业的建设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近五年来,数控技术专业共为教育部中高职骨干教师国培项目培训教师340人次,培训企业工程技术人员560人次。2012年数控技术专业又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专业点建设项目200万元的支持。
二、课程建设成果
杨中力同志主持了数控技术专业群组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为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是教育部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开发了多个培训模块,并参与了多年的师资培训工作。
杨中力同志作为主讲教师参与《数控机床维修》精品课的建设工作,并评为2004年国家级精品课;作为课程负责人主持《数控机床应用技术》精品课的建设工作,并评为2006年天津市级精品课、2007年国家级精品课;2010年主持《数控机床安装调试》精品课的建设工作,获得天津市级精品课程。
2012年作为课程负责人建设《数控机床应用技术》精品资源共享课,带领团队进行课程体系的规划、各类基本资源的建设及整合、教学内容的全程录像、拓展资源的整理等工作,圆满地完成任务,该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作为机械与材料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2012年以来负责组织实施了《工程材料》、《零件的计算机辅助制造》、《数控机床维修》、《机械测量》、《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5门精品资源课程的建设工作,至今已取得了三门国家级、两门天津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成果。
三、教学及科研
杨中力同志作为德国专家奥曼先生指导的项目教学示范团队的成员,在自己的课程上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并将教学经验在二级学院内进行交流分享。
从2012年开始,在机械与材料学院推进毕业设计的改革工作。推动毕业设计出实物作品、软件仿真作品、机构制作作品、机电结合联合制作作品等,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意识、动手能力、专业学习兴趣,两年共组织完成60余项毕业作品,其中一项获得天津市大学生创新项目二等奖。
主持天津市科委立项的《数控台阶缝挤缝机的研制与开发》课题,主持天津人社局立项的《工具钳工培训包》的建设工作,带领数维学习兴趣小组承担机械学院各类设备的维修及维护工作。
多年来,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主持制定了十余台数控设备改造方案,设计电路、PLC程序,并进行现场调试;多次解决企业技术难题,获得企业的广泛认可。
四、其他工作
从第一届数控维修专业毕业生开始,利用与企业的关系推荐学生就业,总计30余人,关注这些学生的专业成长,经常利用下企业的机会给他们进行业务指导与技术交流,快速提升了他们服务企业的能力,受到企业的欢迎和认可。
与数维专业2013级1班建立联系点,经常深入学生宿舍与学生交流座谈,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他们学习专业的兴趣,尽自己所能给学生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