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培养 
职业技术教育学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通讯员 出自: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3-07-30 12:15:24

一、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职业教育理论素养,毕业后能独立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能胜任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教学工作和教育行政机关、职业院校、事业单位培训部门的管理工作以及大中型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与管理工作的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了解国内外职业教育基本状况、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熟悉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
   
2.掌握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并能运用职业教育理论解释、分析职业教育实践问题;
   
3.掌握与本学科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4.较好地掌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一门外语,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

(二)研究方向
   
1.职业教育基本理论
   
2. 高等职业教育
   
3. 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
   
4. 比较职业教育       

(三)学制与学分
   
学制3年,至少修满35学分.

(四)课程设置
   
1.学位课程:27学分
   
(1)学位公共课:9学分
   
外语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自然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2)学位基础课:6学分
   
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科研方法
   
(3)研究方向课:12学分
   
职业教育原理、高等职业教育学、比较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2.非学位课程:10学分
   
(1)非学位必修课:2学分
   
专业外语
   
(2)选修课: 8学分
   
①公共选修课:2学分
   
学生在学期间需根据个人兴趣,选修至少一门公共选修课,通过考核得2学分,超出一门的可记录成绩,但不计学分。
   
②专业选修课:至少6学分
   
职业教育哲学、中国职业教育史、职业教育教师学、职业教育社会学、职业教育政策学
   
3.同等学力或跨专业者补修课程:
   
本科阶段非教育类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必须补修教育学和中外教育史两门课程,在第一学年内完成。只记成绩,不作学分。

(五)课程考核
    按照《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与成绩管理规定》执行。

(六)教学和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想结合的方法,对研究生中期考核、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工作检查等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由导师组集体讨论。
   
专业课教学以“课堂讲授”、“专题研讨”、“项目教学”、“自学”为主,同时重视课堂讨论与交流;鼓励“自由研讨”与“主题发言”。

(七)实践环节
   
1.教学实践(2学分):教学实践内容可以是辅助教师上课、主持课堂讨论、指导教育实习、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或在教师指导下讲授一定时数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实践工作量应不少于20个教学日(每教学日以8小时计),可分散进行,也可相对集中。教学实践要有本人详细报告或记录,由院系、导师认真考评。
   
2.社会实践(2学分):社会实践内容可是担任本科生或低年级研究生的辅导员,参与学校管理部门的行政或教学管理工作,也可是在社会单位进行实习。参加社会实践后要由接收单位做鉴定,本人写详细报告,由学院、导师认真考评。
   
3.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1学分):
   
(1)研究生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根据研究方向,在查阅文献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论文题目,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选题并写出选题报告。一般选题原则为:
   
①选择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②课题要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问题;
   
③课题分量和难易程度要适当,能在一年内完成,特别是对实验条件要有恰当的估计;
   
④要结合导师的科研任务进行选题。
   
(2)由所在培养单位组织研究生开题报告会,由研究生公开做选题报告,并就一些未尽事宜或问题做必要的阐述和商议。
   
(3)硕士论文的开题报告主要应包括以下要素:
   
①论文选题依据: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研究的特色及重要参考文献目录等;
   
②主要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或技术难点以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③主要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实施方案;
   
④年度计划;
   
⑤论文创新点或论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预测及成果应用设想;
   
(4)经过集体讨论和论证,做出是否可以定题的意见,并做好记录。未经开题报告会,不准开展论文撰写工作。
   
4.学术活动(1学分):参加学术讨论或聆听学术报告至少10次,至少公开做一次学术报告,提交报告提纲,由导师组考评。

(八)中期考核
   
按照《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的规定》执行。
(九)学术活动和学术论文
   
按照《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和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执行。
(十)学位论文
   
按照《沈阳师范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规定》执行。
二、专业著作及期刊
(一)专业著作
   
1.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职业技术教育原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1998
   
3.欧阳河等.职业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4.周明星.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纲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5. 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6.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7.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徐涵、高鸿.中外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比较研究.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
   
9.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10.翟海魂.英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1.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2.徐涵. 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证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13.黄克孝.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4.王前新、卢红学.高等职业教育学.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
   
15.Ian Finlay, Stuart Nivenand Stephnie Young (1998)Changing Vocation Education and trainingan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London:Routledge
   
16.Frederick T. Evers,James.C. Rush, Iris Berdrow (1998) The bases of Competence: Skill for LifelongLearning and Employabilit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17.Devid Stern and Daniel AWagner (Eds.) (1999)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the School-to-WorkTransition .Cresskill: Hampton Press.
   
18.Patrick Ainley and HelenRainbird (Eds.) (1999)Apprenticeship : Towards a New Paradigm of Learning.London: Kogan Page
   
19.Curtis R. Finch &JohnR. Crunkilton (1999)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Education: Planning, Content and Implementa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20
R. Harrisetc.(1995)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and Training: Between a Rock and a
Whirlpool. South Melbourne: Macmillan Education Australia PTY Ltd.
   
21R. Buckleyand J.Caple (1995)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ining. Lonton: Kogan Page.
   
22S. Gill,Fred Fluitman and Amit Dar (2000)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Reform:
matching skill to markets and budge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3David Frost,Andrew Edwards, Helen Reynolds (1995) Careers Education and Guidance. Lonton:Kogan Page.
   
24Debra D.Bragg (2001) The New Vocationalism in Community College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25.ILO (2000)Learning and Training for Work in the Knowledge Society. Geneva: InternationalLabor Office.

(二)专业期刊
   
1.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2.教育与职业.中华职教社
   
3.职业技术教育.吉林工程师范学院
   
4.职教论坛.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5.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6.教育研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7.比较教育.北京师范大学
   
8.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9.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工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
   
10.教师教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11.教育发展研究.上海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