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等卫生学校的低门槛入学,使得一些后进生进入学校,给教育和管理带来巨大问题和挑战,本文就这部分学生中自我认知偏低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自信心培养方面的论述。一、自我认知偏低情况分析包括:具有明显的自卑感、失落感;具有胆怯心理;具有压抑心理;自我期望值过低。二、培养自信心的策略:①用自己的信心鼓舞和感染学生;②发现闪光点,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③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④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⑤密切联系家长,共同培养学生自信心。
关键词:自我认知偏低;自信心;培养
随着中职教育规模的扩大,各个职业学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职业学校的门槛一降再降。因而生源的素质也越来越低。甚至在一些学校,学生只要有意就读职业学校,不管成绩如何,都能顺利就读。这使得初中一些比较落后的学生也进入了中等卫生学校,这些后进学生的进入给中等卫生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问题和挑战。由于这些学生在生理、心理上都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对他们进行转化教育至关重要。
若要转化这些学生必须对他们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些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是自我认知出现偏低,几年中我们也做了这方面的课题研究,现将有关情况作以总结。
一、自我认知偏低情况
(一)具有明显的自卑感、失落感
由于后进生学习成绩差,一时无法弥补他们在群体中的落后位置。家长埋怨,老师指责,同学歧视,导致他们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我不如人”。长期生活在一种颓丧、抑郁的氛围中,对学习丧失信心。他们对待学习,往往采取一种消极的方式去面对:学习上自暴自弃;课堂上总是开小差,不认真听讲;作业马虎,经常缺交;操作训练不认真。找他们谈话,给出的理由就是听不懂。而事实上,他们身上缺少的恰恰是认真学习的决心和毅力,缺少那一份自信。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渴望把学习学习的,后进生也不例外,但是他们往往背负着很强的自卑感、失落感,不能自拔。
(二)具有胆怯心理
在中等卫生学校,我们的老师很难看到,有学生会主动过来向你请教问题。但是这并不是说他们对知识掌握得很好,事实上,他们的学习还是一塌糊涂。分析原因,这其间有不少是学习态度的问题,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主要还是他们内心存在一种胆怯的心理,不愿让别人看到他的缺点和不足,怕别人讥笑,结果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形成恶性循环。
(三)具有压抑心理
多数后进生也想把学习搞好,家长也希望他们成才。但由于基础太差,总是学不好。于是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同学的关怀和家庭的温暖,常常陷于痛苦忧伤难以自拔的心境之中,情绪波动,性格浮躁,导致悲观消极的压抑心理。
(四)自我期望值过低
普遍的后进生都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对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上不肯用功,思想上不求上进。只图安逸自在,玩字当头,混字领先。怕动脑筋,缺乏吃苦精神,不愿意在困苦中学习。总感觉一天不知道该做什么,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结果什么都做不好。
二、培养自信心的策略
(一)用自己的信心鼓舞和感染学生
老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的楷模。老师的思想情绪、精神状态,甚至老师对自身能力与价值的评价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老师首先要有良好的教育水平和精神风貌,对工作充满热情。这样不仅能保证老师的教学效果,还能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形成。
(二)发现闪光点,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
学生这所以缺乏自信,甚至产生自卑心理,是因为没能正确评价自己、赏识自己。每个学生都可能具有一技之长,细心的老师会注意学生的“过人之处”,一旦发现他的某种特长、潜能,就会满腔热情地因势利导,以充分肯定和积极鼓励的方式强化它、发展它。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强、并非事事不如人时,自信和勇气就会油然而生。作人老师不公要积极挖掘学生的特长,而且还要让学生明白:在社会发展迅速、人才需求多样化的形势下,自己的长处在于所学的专业,学好专业知识,掌握更高的专业技能,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打拼出自己的一席之地。
(三)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过多的失败体验,会让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此,老师要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和个性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使其经过努力能够完成。当学生自己动手干一些事,或根据老师的指令完成了力所能及的要求,老师所给予的肯定和鼓励,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在实施教育时,尽可能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机会,让其体会成功的喜悦,在内心深处感受到“我也行”、“我能行”,这是树立学生自信心的重要方法。
(四)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
宝剑锋自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功”固然有助于建立自信,但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帮助他们正确面对挫折与失败,以使其能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一致因为一次乃至数次失败而气馁。老师要有意识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品味”失败,引导他们在成功和失败交织影响中明白这一道理:挫折和失败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失败后丧失斗志。
(五)密切联系家长,共同培养学生自信心
家庭是学生生活、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老师要善于同家长多沟通,了解学生的生活成长环境,这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老师要常与家长沟通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的情况,及时帮助家长改变不正确的教育态度,特别要求家长重视自己至孩子的正确评价,给孩子更多的爱和更多的表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使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是能够成功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才能使学生自信心得到全方位的培养,收到很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鹤岗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