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校形象文化与学校精神文化共同构成了一个学校的文化。学校形象文化呈现在校园这个空间之中,具有可见、有形和自然的特征,反映了一定群体的精神风貌、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如何通过命名赋予学校道路、建筑、雕塑、景观等有形的东西以生气和灵性,使其在发挥重要标志作用的同时散发出文化的魅力,对于凝练学校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人文意识,增加学校文化品味有着重要的意义。校园命名时一定要把握好全员参与等五个原则,并根据不同的命名对象侧重不同的问题。
关键词:学校形象文化;校园命名;全员参与;传统现代;嵌入故事
一、学校形象文化的含义
学校最值得品味的东西是其所拥有的文化。学校文化的构成,简单地说包含学校物质文化与学校精神文化,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硬”的物质环境和“软”的精神环境。学校的物质文化也就是形象文化,是指学校文化中各种可见、有形和自然的特征,这些特征就是物质文化的表现形式。学校形象文化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它以独特的文化精神内涵,影响着师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具有潜移默化、传播精神文明的隐性作用。
二、校园命名与学校形象文化的关系
当今,形象已引申为一种意义,一种内涵,其重心已经被扩充到外观与内涵的结合上,是主观对客观事物的全面评价和综合解释,也可以理解为具体事物的精神实质的外在反映,即形象是具体事物“形”与“精神”的结合。因而学校形象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学校形象文化建设不能流于形式,呈于表层,不能忽略学校环境中暗含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意义,否则只能成为一种摆设。校园命名可以丰富校园形象文化的内涵,使文化更具有育人功能。通过命名,使文化精神浸染和附着在校园内各种文化载体上,营造风范正气的学校氛围,透射出独具特色的校园感染力和凝聚力,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启迪、感化作用。如何让名称富有生机和灵气,是每一所学校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校园命名的范围
学校形象文化是学校活动的产物,作为传承文化、传播知识、培育人才的主要场所,学校每一个角落和事物都应充满“文化味”。而学校道路、建筑、雕塑、景观等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物质载体,不仅是物质化的校园识别系统,还是学校精神文化的展示和传播系统,具有润物无声、催人奋进的文化力。因此,出于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理解,为学校道路、建筑、雕塑、景观等命名,赋予他们生气和灵性,使其在发挥重要标志作用的同时散发出文化的魅力,对于凝炼学校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人文意识,增加学校文化品味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校园命名的原则
(一)全员参与 众星拱月
集全体师生员工共同智慧命的名字才最代表群体感受和文化,才最有生命力。要引导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参与校园命名,创造出具有自己的典型形象和风格神韵的学校形象文化,要使之能够成为校园中的瑰宝,熠熠泛彩,并成为教育对象精神境界升华的基础。
(二)传统现代 文化交融
传统文化的影响力量往往是浓缩而又深邃的,命名时要关注学校的历史积淀,保护历史留存,所以可考虑让道路、建筑、雕塑、景观等命名能体现历史遗存,营造校园的“历史气息”; 同时还要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现代文化,体现学校积极向上、科学发展的时代精神,映射出学校的“精、气、雅、韵”。
(三)突出个性 服务主体
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和个体性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学校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办学历史,文化背景等都存在差异,校园命名自然要与学校个性特色相吻合。校园命名突出个性也是校园形象文化贴近师生情感,富有感染力的要求。在校园命名中,同样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学生是学校的主人,是形象文化传播的对象,更是形象文化建设的参与者,校园里的学生在与周围环境的“对话”和“交往”中无时不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规范简洁 意蕴深厚
所命的每个名字本身就是校园的一道文化景观,所以确定名字用词要简洁规范,注意音韵,字数要适当。既要含义深刻,意味隽永,又要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可以以教育大家的名字命名,也可以以学校创始人或对学校发展有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来命名,也可以切合道路、建筑、雕塑、景观的位置与作用等来命名。在命名追求古朴典雅的过程中,切不可使文字晦涩难懂,为追求古典而深奥难以理解,牵强附会;为求异而使用生僻字词,词不达意,给人留下造作与刻意雕琢的痕迹。更重要的是要反庸俗、媚俗和低俗之名,因为只有格调高雅,底蕴浓郁,对学生的成长才具有激励作用,对学校的长远发展才具有昭示作用。
(五)嵌入故事 真实感人
命名中如能嵌入故事,就能比较容易的传播学校的理念,铸就学校的形象文化。故事的最大好处是形象生动,一目了然,一听就懂,而且通过故事本身就能告诉学生一个个道理。生动的故事能打动人,真实的故事能说服人,能够让学生传承和接受的故事,是学校形象文化建设的一种艺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接受学校的信念,就必须让他们尽可能多地了解学校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榜样人物、经典事例,传扬与回忆学校文化传统,回味感人的故事,鼓舞和激励一批又一批学生。
四、校园命名应注意的问题
(一)道路
道路的名称要尽可能方便人们的辨识,可以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可以用大家熟悉的名称来命名,可以通过命名将道路背后的文化呈现出来,也可寄予学生要胸怀远大志向,意志坚韧刚强,激励学生不怕路途遥远,勇于追求真理。
(二)建筑
学校建筑包括办公楼、教学楼、食堂、宿舍等,这些都是老师和学生工作、学习、生活的场所,命名时要期望学生静心修学、严于律己,意境悠远,教师要明德博学、严谨求实、团结协助,为学校培养栋梁之材添砖加瓦。
(三)雕塑
雕塑的命名要能够体现出独有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当代精神风貌,要体现有面向未来的现代教育气息,能激励全校师生积极向上,不断超越、永登高峰。
(四)景观
石头,代表着纯洁、坚强而永恒,求学、做人要有点石头精神。石头命名时要寄语师生沉着稳重,勤勉笃学;生活简朴,不追求名利;恪尽职守,历经风雨,勇担责任。
水池。校园也因有一池春水而变得灵动。水池的命名要能启迪师生心灵净化、人格提升;告诫人与人之间要真诚坦荡、光明磊落;教育师生感悟“饮水思源,当思来之不易”,要懂得对社会感恩和回报。
参考文献:
[1]张彩明.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J].职业,2012年第03期.
[2]王惠荣.浅谈高校校园建筑文化的教育功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年第01期.
[3]李雅娜.中学校园景观命名艺术探析[J].山西建筑,2011年第29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第二中等专业学校)